场均出场5.6分钟!在16顺位选一个球队“吉祥物”
发布时间:2025-10-28 11:19
当开拓者队107-114输给快船队的哨声吹响时,杨汉森为自己NBA赛季的新征程增添了一个“尴尬的注脚”——首节他只得到了4分20秒的出场时间,剩下的比赛都坐在替补席上,甚至没有等到垃圾时间的“象征性出场”。本赛季前三场比赛,这位被中国球迷寄予厚望的16号新秀场均上场5.6分钟,贡献2分1篮板,远没有达到“16号新秀”应有的训练标准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由于开拓者官网没有中文版,球队的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091%。高商业价值的背后,是竞技层面的“边缘玩家”定位。人们不禁要问:开拓者队是不是用16号签选出了一个“流量吉祥物”?杨汉森在NBA该何去何从?苏夫回合焦点:克林根成为一座不可估量的“山”。新赛季开拓者的轮换逻辑让杨汉森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——“克林根→小阵容”的优先顺序让他在首节克林根喘息的“夹心期”只获得了4-5分钟的出场机会。稍后他能否出场,取决于比赛是否进入垃圾时间。而克林根的快速成长,彻底堵住了杨汉森的上升道路。此役对阵快船队,克林根以9分10篮板3助攻1抢断1盖帽的全面表现证明了自己作为首发中锋的价值。面对联盟顶级内线祖巴茨,他不仅在篮下混战中拿到了6个前场篮板,还在弧顶完成了手托,为小节和锐利创造了突破空间。更重要的是,他在休赛期培养出来的三分能力,为开拓者队提供了坚实的空间。“一内四外”战略的支点。本场比赛他虽然没有投中三分,但多次诱骗祖巴茨外线进攻,为队友解围。这种能“面对、回应、打开空间”的全循环表现,正是杨汉森目前所没有达到的。相比之下,杨汉森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了。尽管开拓者队最初选择他是因为他的高尔夫敏锐度、策应能力和中距离投篮潜力,但他的体力显然不足以应对NBA级别的对抗。面对快船队内线的冲击,他在有限的上场时间内只抢到了1个篮板。当他保护篮筐时,由于速度慢,很容易被对手突破。克林根在与祖巴茨“抢”篮板时的强硬,正是现阶段杨汉森所缺乏的——开拓者内线需要的是能够为即时反弹做出贡献的“即时战斗力”并保护篮子,而不是需要长期发展的“潜力股”。这让杨汉森的处境更加尴尬。更严重的是,随着洛威即将回归,杨汉森或许也无法保证首节的“赶时间”。作为一名与凯尔特人征战总决赛的经验丰富的内线,洛的出色防守和季后赛经验远远超过了杨汉森。当他回归后,开拓者队很可能将他纳入轮换阵容,而杨汉森的上场时间可能会进一步缩减为“零星时期”。对立风格:小球加速和粉碎技术特点。如果克林根是杨的“直接对手”,那与他的技术特点形成鲜明对比。这支想要崛起的球队正在通过“死五”阵容在联盟掀起跑轰浪潮,而杨汉森的速度和节奏显然无法维持如此“快的比赛”。新赛季三场比赛,开拓者队他们用实际表现证明了小球战术的有效性:第一场比赛以4分之差输给森林狼队,第二场比赛以139-119击败勇士队。本场比赛他们虽然输给了快船,但第二节他们依靠阿夫迪亚+格兰特+塞布尔+霍乐迪+卡马拉的“五小阵容”发起一波精彩反击,将11分差距缩小到4分,险些完成翻盘。这个阵容的主要竞争点在于全员的机动性和投篮——五名球员都可以推进球、外线开火,甚至可以完成防守变化。不过,杨汉森的速度慢,外线稳定性也不够,显然他不能纳入这样的体系。最直观的对比出现在对阵勇士队的第二场比赛中:开拓者队“五人组”全场比赛拿下139分,快攻拿下32分。然而,杨汉森只打了4英里第一季度的坚果。期间他及时防守布马利克,勇士队两次快攻反击命中。教练组在赛后采访中斩钉截铁地说:“我们需要能够保持节奏的球员,每个人都要参与提高速度。”这句话直指杨汉森的策应和中投的症结,需要在半场攻防中缓慢进攻。不过,开拓者现在的战术体系肯定已经放弃了半场攻防,开启了“快速龙卷风”。更糟糕的是,连克林根这样的关键中锋的出场时间也被压缩到了24分钟以下,可见开拓者对“小球阵容”的依赖。当球队要花大量的比赛时间磨练跑轰、争取季后赛名额时,杨汉森的“慢速特性”自然成为了“受害者”——他无法保持小个阵容的速度。过渡期结束后,他无法取代克林根首发。最终,他只能沦为一个循环结束的“旁观者”。商业与竞争失衡:流量“吉祥物”定位尴尬 杨汉森在开拓者队的处境最讽刺的是“商业价值”与“竞争地位”的严重失衡。自从他入选以来,篮球相关收入呈爆炸式增长:官网访问量超过去年同期15倍,中国版球衣需求量下降4倍仍供不应求,球队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91%。 “杨汉森效应”让开拓者老板和管理层赚了不少钱,但在竞技训练方面,球队却吝啬到只给了他们场均5.6分钟的上场时间。从培训中就可以看出“重业务、轻培训”的态度轮换阵容:杨汉森首节仅出场4-5分钟。委婉的名字是“适应比赛节奏”,但实际上对于中国球迷和赞助商来说,这类似于“做生意”——毕竟,只要他能短暂出现,就能维持话题热度,带动商业数据。当比赛进入关键阶段,教练组不惜更换他,优先使用克林根或者更适合体系的小个阵容。这种“吉祥物式”的安排完全违背了培养16号秀的逻辑——NBA球队挑选乐透边缘的新秀是为了挖掘潜力、补充阵容深度,而不是把它当作“流量工具”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开拓者队在选中杨汉森时,公开表示“欣赏他在高尔夫智力和协调方面的能力,这可以为球队战术提供新的选择”。但现在他们不给他有机会在半场进攻和防守中展示这些能力。回顾克林根,在休赛期发展三分球并改善支援后,他很快成为战术主力。然而,杨汉森连稳定的上场时间都没有,又怎么谈得上“发挥潜力”呢?何去何从:三种出路与现实考量 面对先行者的“冷遇”,杨汉森并非没有路,但每一条路都充满挑战。第一个方法是“主动调整”。杨汉森如果想留在开拓者队,就应该尽快适应小球的节奏:提高自己的移动速度和横向移动的防守能力,加强外线投篮的稳定性,甚至尝试在小个阵容中担任“五号位空间”。参考克林根的成长之路,正是通过三分球和策应的发展,他适应了开拓者队的体系。但这需要时间和练习,还需要球队提供足够的比赛机会——而目前场均5.6分钟的时间显然不足以支撑这样的安排。第二条路是“创新先锋路”。如果球队能够在“追逐成绩”和“培养新秀”之间找到平衡点,比如给杨汉森更多对阵弱队或者垃圾时间的半场攻防技巧机会,就可以让他逐渐适应NBA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开拓者队正处于“上升期”,更看重短期成绩而不是长期训练——他们宁愿用小阵容和即战球员冲击季后赛,也不愿冒着新秀战绩波动的风险。对于杨汉森来说,目前最现实的选择就是“做好准备,等待机会”。在有限的上场时间里,他会抓住每一个篮板和每一个传球机会,给教练留下深刻的印象清工作人员提供详细信息;同时,他会在训练中提高抢断和速度,证明自己能够适应小球体系。对于开拓者队来说,如果长期将杨汉森视为“吉祥物”,不仅会浪费他的潜力,而且还有可能失去中国球迷的信任——毕竟球迷愿意为“杨汉森效应”买单,因为他本质上是希望他在NBA得到一席之地,而不是看着他在板凳上度过。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,包括照片或视频)由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注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,如有)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发布,网易HAO为社交媒体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